注意防范  保护自身安全

发布日期:2018-01-30

  

  

  老师们,同学们:

  大家好!紧张、辛苦的一个学期就要结束,大家即将迎来期盼已久的寒假和春节。希望同学们在享受快乐寒假的同时,也要注意防范,保护好自身安全。

  今天,我主要讲四个问题。

  一是不该去的地方不去。有人统计过,40%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与酒吧和网吧有关。近年来,未成年犯罪呈现低龄化、暴力化趋势,特别是年轻人在酒吧大量饮酒之后,因为一言不合就侮辱谩骂、拳脚相加,甚至导致犯罪的事情并不少见。我简单列举一些:比如,有的在酒吧里趁人不备,盗窃物品;有的因为一点小摩擦跟人发生矛盾后,呼朋唤友聚众斗殴并持刀把人砍成重伤;有的通过搭讪或者尾随的方式,对酒吧的其他客人实施抢劫;还有的在酒吧里把女性被害人灌醉,然后实施强奸犯罪等等。这些犯罪大多比较简单、粗暴、盲目,手段很直接,并且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冲动性。事后,涉案的青少年也都很后悔。但我希望同学们不要给自己这个后悔的机会。那么,就一定不要涉足那些营业性的歌舞娱乐、酒吧、网吧等不健康场所,有空时,不妨多去图书馆、博物馆、运动馆这些地方,既能加强课外学习,又能修身养性,何乐而不为?

  二是谨慎结交朋友。有数据表明,在我国现有的吸毒者中,青少年占80%以上,其中九成以上的第一次吸毒都是受朋友“邀请”。比如,某中学生小周经不起别人“吸一口立马减肥”的诱惑,尝试了名为“奶茶”的合成毒品。自以为自制力很强的小周从此吸毒成瘾,至今仍在戒毒所内强制戒毒。现实生活中,不少青少年对冰毒、摇头丸等合成毒品存在认识误区,认为“合成毒品不是毒”,只要自制力强,偶尔吸几口不会上瘾。其实,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,一次足量吸入,就会让人表现出很强的精神依赖,比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更容易上瘾。一旦上瘾,生活就会被毒品控制,终生处于精神残疾状态。同时,目前有各式各样的新兴毒品从海外流入我国,由于成分不明、毒性变高,发生了许多起因为好奇滥用而发生中毒甚至猝死的事故。因此,寒假期间,同学们要注意谨慎交友,永远不要因为好奇去尝试第一口,要尽量选择健康的娱乐活动,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。

  三是警惕身边犯罪。我着重讲其中一点。现在,大家在节日、生日、聚会中,有一个社交项目无处不在,那就是抢红包。微信红包火了,一种新的赌博方式也应运而生。我举个例子:小A在同学推荐下加入了一个微信红包群,这个群里每隔几分钟就有人发红包。刚开始,小A以为只是抢红包的游戏,等她意识到这可能是赌博时,已经负债累累了。在短短一年时间里,她发出200多万,并欠下了高利贷。那么,微信赌博的形式有哪些呢?比较常见的有:手气红包接龙、用红包金额数字玩“牌九”、用微信“摇骰子”表情比大小等等,还有不良商家打着推销的名义,使用微信红包进行“众筹”然后“抽奖”,也是一种变相的赌博行为。

  其实微信红包,如果是朋友间没有营利性质的小金额互发,不会涉及违法。但如果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抢红包群,就涉嫌赌博犯罪了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,远离“新瓶装旧酒”的赌博骗局,不要因为一时贪小便宜吃了大亏。

  第四,我再重点讲讲网络语言暴力问题。在互联网上,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,人们使用语言更为随意和不加约束,散布谣言、恶意攻击、谩骂泄愤、人肉搜索等现象相当普遍,这就是“网络语言暴力”。经常逛贴吧微博、QQ空间的同学,应该对“**滚出娱乐圈”、“脑残”、“变态”、“你怎么不去死”等辱骂语言不陌生吧?很多遭受这些语言暴力的人,学习、工作和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,甚至最终产生厌世情绪而自杀。有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,80年多前,25岁的阮玲玉留下“人言可畏”四个字,在悲愤中离开人世。这个教训,难道不够发人深省吗?

  同学们,互联网不是我们发泄情绪的垃圾场。网络并非法外之地,网络语言暴力一旦越界,也构成违法。而且,如果我们现在不能向网络语言暴力说“不”,任何人都可能变成下一个受害者。俗语说,“国欲强,风雅兴”,一个文明的民族才是值得尊敬的民族。同样,一个想要得到别人尊重的人,他首先至少得是一个文明人。当你们忍不住要激扬文字对他人或事件进行点评的时候,如果能有种悲天悯人的情怀,能进行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换位思考,可能就会少一些刻薄的中伤和恶意的谩骂。我相信我们的同学,都是有素质、有教养、懂得尊重别人并且富于同情心的,所以,让我们一起善用语言,让人言可敬吧。

  老师们、同学们,历添新岁月,春满旧山河。最后,祝愿你们度过一个安全、祥和、有意义的寒假。谢谢!


 



  

欢迎关注福州四中官方微信